<small id="ddscj"><dd id="ddscj"></dd></small>

    身處脂膏不自潤

    來源:      發布時間:2022-02-11 15:07:00

      據《后漢書·孔奮傳》記載,東漢初年,孔奮擔任姑臧(今甘肅武威)縣令。姑臧是個商業發達之地,與羌胡通商貿易,每天有四次集市。每有縣官到此任職,不到幾個月便都富裕起來??讑^在此主政4年,“躬率妻子,同甘菜茹”,鄉親們的腰包鼓起來了,孔奮卻“財產無所增”。離任之際,當地百姓湊上牛馬器物贈之,孔奮均謝絕,一無所受。有同僚取笑他“身處脂膏,不能以自潤,徒益苦辛耳”,孔奮卻固守清貧,不為所動。 

      肥美富庶之地,脂膏自然充足。在有的人看來,近水樓臺先得月,身居如此油水之地,自肥才是首選。然而,孔奮清節自守,“置脂膏中,亦不能自潤”。實際上,非不能也,是不為也。 

      潤是一個形聲字,從水,閏聲。本義為雨水下流,滋潤萬物,如“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”。在這里,“潤”是一種功德。潤也有沾益、利益、財物之意,如“利潤”。身處脂膏,是“滋潤萬物”還是“沾益自潤”,考驗的是為官者的心性與操守。 

      賈誼《新書·大政上》中云:“為人臣者,以富樂民為功,以貧苦民為罪?!笨讑^任職期間,恪盡職守,把姑臧治理得很好,不僅杜絕了欺行霸市、巧取豪奪的現象,讓當地百姓都能踏實地做生意,還在姑臧開辦學校,鼓勵民眾入學讀書。姑臧的官員百姓甚至羌胡都說:孔君清廉,仁義賢明,全縣都蒙受他的恩惠。 

      唐代詩人駱賓王在《挑燈杖》一詩中寫道:“稟質非貪熱,焦心豈憚熬。終知不自潤,何處用脂膏?!闭f的是挑燈杖本性并不貪熱,奉獻時卻又不懼煎熬;身處膏脂而不求自潤,只想為了使膏脂用得其所而貢獻畢生精力??讑^不管條件如何艱難、環境如何混雜都不懼煎熬、不改初心,為民謀利,真正做到了“為官一任,造福一方”。 

      歷史上從來不乏這樣的清官廉吏。唐代三朝老臣顏真卿忠正剛直,名重海內。在關中這塊富饒土地上做官,卻因“拙于生事”,不會“創收”、生利,沒有別的生財之道,大旱之年而到了“舉家食粥,來已數月,今又罄竭”的地步。他無奈給同事李太保寫信求告救濟,這就是著名的《乞米帖》。 

      諸葛亮曾有言:“臨之以利而觀其廉”。意思是說,讓一個人去接觸有利可圖的事情,才能考察其是否廉潔奉公,潔身自好。越是有油水的地方越容易滑倒,如果面對利益誘惑不能自控,就會近羊則膻,近魚則腥,近林則柴,近肉則肥,極盡“自潤”之能事。光緒重臣李岳瑞在《春冰室野乘》中舉過一個例子:“南河歲修經費,每年五六百萬金,然實用之工程者不及十分之一,其余多奉官吏,悉供其揮霍,一時衣服、車馬、玩好,莫不斗奇逞巧?!薄坝退贝蟮牡胤綑嗔Υ?,但責任也更大,考驗也更多。官員如果私欲至上,只謀私利,就無法謀本職、謀大利,結果是肥了自己、苦了百姓。 

      為官勿忘初心,善始方能善終,決不能將手中公權力視為肥己自潤的私地。張居正《答薊鎮巡撫陳我度言辭俸守制》中說:“若獨辭上祿以沽名,又受私饋以自潤,內欺其心,外欺其主,孤不敢也?!蹦弥鴩屹旱撛俳邮芩较吗佡?,為自己撈取好處,是自欺更是對國家和人民的不忠。為官從政要始終抱著對權力和人民的敬畏之心,親民愛民不忘本,清正廉潔不自肥,才可行穩致遠。寧平

    責任編輯:吉林省紀委監委網站
    97涩涩在线视频免费

      <small id="ddscj"><dd id="ddscj"></dd></small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