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mall id="ddscj"><dd id="ddscj"></dd></small>

    知者若何 仁者若何

    來源:      發布時間:2022-04-11 15:16:00

      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,除了我們都熟知的《論語》外,也別忘了《孔子家語》。過去許多學者懷疑這是一本漢代人偽造的書,但隨著簡帛文獻的問世與研究,它的真實性越來越受到認可。 

      《孔子家語》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: 

      有一天,孔子對自己的三個學生子路、子貢和顏回,提出了同一個問題:“知者若何?仁者若何?”意思是,明智的人是怎樣的?仁德的人是怎樣的? 

      子路的回答是:“知者使人知己,仁者使人愛己?!泵髦堑娜四苁箘e人了解自己,仁德的人能使別人愛護自己??鬃拥脑u語是:“可謂士矣?!币馑际悄憧梢苑Q為有道德修養的人了。 

      子貢的回答是:“知者知人,仁者愛人?!币馑际?,明智的人能了解別人,仁德的人能愛護別人??鬃拥脑u語是:“可謂士矣?!币馑际悄阋部梢苑Q為有道德修養的人了。 

      顏回的回答是:“知者自知,仁者自愛?!币馑际?,明智的人有自知之明,仁德的人能自尊自愛??鬃拥脑u語是:“可謂士君子矣?!币馑际?,你可以稱為有道德修養的人中的君子了。 

      為什么孔子對顏回的回答評語最好呢?筆者想至少有以下三個原因。 

      一是從回答“明智的人是怎樣的”內容上比較,顏回的回答更根本、更深刻。子路認為明智的人能使別人了解自己,子貢認為明智的人能了解別人,顏回認為明智的人有自知之明。其實,只有更好地認識自己,才有利于別人更好地了解自己;只有更好地認識自己,才有利于自己更好地了解別人。 

      兩千多年前,古希臘人就把“認識你自己”作為銘文刻在德爾菲神廟上。有人問蘇格拉底:“何為最難的事?”他回答:“認識你自己?!边@就是說,盡管“能使別人了解自己”和“能了解別人”都是明智者應該具備的品質,但更難能可貴的品質則是“有自知之明”,即“自知”。 

      二是從回答“仁德的人是怎樣的”內容上比較,顏回的回答更根本、更深刻。子路認為仁德的人能使別人愛護自己,子貢認為仁德的人能愛護別人,顏回認為仁德的人能自尊自愛。只有潔身自愛,才能被人愛,也才能更好地愛別人。這里需要強調,愛自己不是將自己放縱于無窮無盡的欲望中,用金錢、物質來愛自己,而是以美德、節操愛自己。 

      我們乘飛機時,都會看到視頻演示:一旦發生緊急情況,大人必須要先給自己戴上氧氣面罩,然后再幫助小孩戴上。為什么不先給孩子戴上呢?因為只有先救助了自己,才有可能幫助他人,否則不僅無法救別人,也無法救自己。這就是說,盡管“能使別人愛護自己”和“能愛護別人”,都是仁德者應該具備的品質,但更難能可貴的品質則是自尊自愛,即“自愛”。 

      三是從回答這兩個問題的角度上比較,顏回作答的角度更根本,更深刻。面對孔子“知者若何,仁者若何”的提問,子路是從讓別人如何對待自己的角度來回答,子貢是從自己如何對待別人的角度來回答,顏回則是從自己如何對待自己的角度來回答。就是說,子路和子貢都是側重從別人、從外因的角度來回答這兩個問題,顏回則是側重從自己、從內因的角度來回答這兩個問題,這顯然要更高出一籌。 

     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。我們今天稱孟子為“亞圣”,其地位僅次于孔子,但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,冠以“亞圣”之名的是顏回。他身居陋巷,每天吃著粗茶淡飯,別人都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,顏回卻能忍受,還能繼續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中學習,這是連孔子也稱贊不已的品質,顏回的自知與自愛也在這里表現得淋漓盡致。(蔣光宇 

    責任編輯:吉林省紀委監委網站
    97涩涩在线视频免费

      <small id="ddscj"><dd id="ddscj"></dd></small>